近期,為了應對歐美的制裁我要配資平臺,普京又出奇招!
據悉,普京宣布將對不友好國家石油、天然氣的出口實行盧布結算政策。消息一出,美國盟友特別是歐洲盟友們立刻炸開了鍋。
眾所周知,俄羅斯是世界原油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,自2009年開始,產油量量持穩于1000萬桶/日以上,并且呈現出平穩增長的趨勢。到了2018年,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創下了1116萬桶/日的歷史最高記錄。
而俄羅斯不僅原油產量高,天然氣儲量更是在全球排名第一。2020年,俄羅斯已經探明的天然氣儲量,達到了37.4萬億立方米,占全球天然氣已探明總儲量近兩成的比例,且該比例呈增長趨勢。
由于能源資產豐富,俄羅斯也成為了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出口國之一,其石油出口占世界石油市場的份額為12.1%,排名第3;天然氣出口則為世界第一。而這些能源主要是出口歐洲和獨聯體等28個國家。
為了加強能源輸送,歐盟和俄羅斯還合作建立了天然氣輸氣管道,比如“北溪二號”,一旦建成每年可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。
而在這長久的合作下,這28個國家十分依賴從俄羅斯進口能源。比如說歐盟進口的天然氣中超過41%都來自于俄羅斯,某些國家如芬蘭和拉脫維亞的依賴率,甚至高于90%。
原先,這些能源大多美元或者歐元來結算,但現在普京卻強硬要求其使用盧布結算,就算老歐洲不愿意又如何,俄羅斯的能源,他們愛買不買,反正能源買賣永遠不缺市場。
而走到現在這一步,不過是歐盟自作自受罷了。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,美國首先就將俄羅斯踢出swift支付系統,與此同時歐洲國家迅速跟進,比如英國就宣布凍結俄羅斯的黃金儲備。
接著美歐等國揮舞著制裁的大棒,對俄羅斯的金融、科技、社交媒體等進行了全方面的圍剿。在這全方位的制裁下,俄羅斯自然也要出手反擊:先是俄羅斯官方永久封禁的盜版資源分發網站被解鎖。
緊接著,俄航天局就表示如若西方繼續不停止制裁,那么國際空間站有可能墜毀。到現在,普京更是直接提出以盧布結算石油、天然氣。
可以說,俄羅斯這招一出,美歐等國生動上演了什么叫“傷敵一千自損八百”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其實看一看歐盟的現狀就知道了。
首先是只能使用盧布結算能源,就意味著自己的歐元不讓用了,這樣歐元影響力就會減弱;其次盧布在歐洲就屬于外匯,只有通過與俄羅斯進行貿易,才能夠賺到盧布外匯,但之前他們制裁了俄羅斯,現在還能做得了生意?如果選擇和俄羅斯做生意,這不是打臉嘛!
更嚴重的是,沒了石油、天然氣歐盟接下來可怎么辦?
要知道,石油、天然氣的用途非常廣泛。先說石油用途,最常見的是各種燃油,但除此之外塑料、瀝青、合成橡膠、衣服、清潔用品甚至連一些制藥都與石油密不可分。
再說天然氣,一般我們都認為它只能用來取暖,然而它卻還可以用來制造化工原料、制作氮肥、用作汽車的動力燃料,同時也用于造紙、冶金、陶瓷等行業。由此可見,石油和天然氣是與大家的生活緊密相連的。
而且原本由于疫情和經濟不振,天然氣的價格就已經很高了,現在普京又搞出這一招,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再次暴漲34%,每兆瓦時132.74歐元,換算成人民幣就等于每兆瓦時930元。
目前歐盟有一些國家,比如德國開始連夜商量對策,其總理朔爾茨甚至都沒來得及參加G7峰會。如果拒絕使用盧布支付,那么歐洲就有極大的可能面臨沒能源使用的尷尬,要是用了盧布支付,就意味著妥協。
而這兩種情況都是歐盟不愿意看到的,于是便發生了神奇的一幕:歐洲一些國家齊刷刷上陣,大呼俄羅斯沒有“契約精神”。
但這話從這些國家嘴里說出來就顯得十分可笑,當初隨意玩弄規則制裁俄羅斯,自己違反契約精神的時候怎么不說?
不過不管歐盟怎么哭天喊地,這也是他們咎由自取,就是苦了歐洲老百姓,能源短缺帶來的通貨膨脹,已經讓很多歐洲人無法生產和生活了。
現在,歐盟寄正寄希望于美國,希望其可以增加對歐能源的出口。然而諷刺的是,現在美國國內也是一地雞毛。
疫情以來,美國社會就急劇動蕩,“零元購”在各大城市頻發,而俄烏沖突導致的國際能源大幅度上升,也使得美國的物價持續飆升,阿美莉卡人看著飆升的房租、水電和運輸成本也是一聲嘆息。
美國的預算和政策優先事項中心主任費舍爾說:“很多人已經處于崩潰邊緣了。”而這并不是空穴來風。
根據公開資料顯示,美國的汽油價格,比去年上漲了將近50%,熱力和電力成本也飆升了15%。
這種情況,對原本就不喜歡儲蓄的美國人來說,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。為此,美國政府試圖從其他國家得到石油供應,但他的“找油之旅”并順利。
即便如此,在面對歐盟的求助,拜登卻還是大發厥詞表示要向歐盟區增加出口150億立方的天然氣,但現在的美國都需要去其他國家找石油,那里又有能力為歐洲提供能源呢?更何況,就算美國能夠增加能源出口,遠比俄羅斯能源更高的成本,歐盟能夠買得起嗎?
而拜登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承諾,說到底還是想忽悠歐洲盟友,在反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。
如今可以預見的是,隨著盧布結算的推開,市場會更加混亂,能源價格有極大的可能性持續上漲,美歐等國的民眾,將會迎來更大的生活壓力。
不得不說,俄羅斯的“奇思妙想”是真的多,而且每一招,對敵人而言都是致命的。沒人知道俄羅斯有沒有嘗到制裁的滋味,但很明顯老歐洲和阿美莉卡已經結結實實地吃到了自己制裁的后果。
特別是老歐洲,很多人已經嘗到了沒有能源的滋味,比如說波蘭,由于物價飛漲,很多波蘭人不得不背上籃筐,拿起斧子,到森林里砍柴去了,可以說反噬很嚴重了。但這種辦法也是一時的,畢竟歐洲能砍的森林并不多,而砍來的柴也不能當飯吃。
現如今,就算歐洲依然采取極端的方式反俄我要配資平臺,但他們仍不得不面對,在能源供應方面,必須高度依賴俄羅斯的不堪事實。
能源歐盟歐洲俄羅斯天然氣發布于:天津市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,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配資網站觀點